首页 > 消息
2023年进出口贸易分析_的2020年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1.5%

时间:2024-03-20 08:11:49

2023年进出口贸易分析_的2020年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1.5%

1.2023年进出口贸易分析

2.大家如何看待再生医学?未来趋势如何?

3.2023年是国际经济环境转折之年,原因是

4.吉林省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未来有什么发展规划?

5.2023年是国际经济环境转折之年原因是

6.2023各个城市gdp

2023年进出口贸易分析_的2020年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1.5%

2023年进出口贸易分析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一直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以来,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外需受到很大冲击,给外贸行业带来较大压力。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在外需走弱的情况下,中国外贸业将会如何发展?近期企业“组团出海”能有多大收效?中国如何扩大和吸引外资?《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外贸是经济发展的预备役

       中国新闻周刊:出口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但最近“外需不足”成为常被讨论的关键词。2022年4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加0.1%,此后有所回升,到11月,增速又降到0.1%,外贸面临着哪些风险?

       魏建国:2022年11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降到了0.1%,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贸走弱。

       第一,我们看一个国家的外贸形势,从来不以单月计算。今年因为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非常多,别说单月,单周都有很大的变化。第二,它的下降是因为俄乌冲突和美国连续4次加息,这是临时现象,在国外司空见惯,所以增速放缓也不要怕。我相信12月很快会补上来,从外贸规律来讲,每年的11、12月会有一个小翘尾,因为除了圣诞节之外,还有新年假日以及第二年的整体供货,只是今年尾巴翘得比较小。

       外贸面临的风险,主要关系到四个方面。第一,从欧洲来看,由于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它会把欧洲的一些工厂,尤其是尖端工厂搬到美国去。目前看来,欧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他们既没有讨论这个问题,同时也没有回答。因此明年欧盟经济将全面进入衰退,这是大家所担心的。第二,俄乌冲突以后,很多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了大批中小企业的停产、破产和转移。第三,美国持续通胀后,老百姓的收入减少,需求也会减少。第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如果在外需降低的同时,又迎来了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外贸企业将是很大的考验。

       但能不能说外需走弱,就会影响到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减弱呢?不能画等号。全球需求减弱是个大势,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和认可,我认为完全是事在人为。最近一些企业组团抢订单,都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这是很不容易的。

       2022年2月15日,大型集装箱船在广东深圳盐田港装卸货物。摄影/本刊记者陈文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的五大工作重点,首要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面对外需不足的挑战,你如何看明年外贸的表现?

       魏建国:中央提出2023年要着力扩大内需,以此拉动我们的整体经济。我认为,如果以打仗来形容,打仗有预备役,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外贸就是随时随地作为预备役的统一编队。因此外贸今年任务还是很重,我们应该在外贸形势好时未雨绸缪,以此能主动开始转型。在以消费拉动内需的主循环下,外贸能帮助、支撑经济,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外贸也不能够被轻视。

       中国的外贸企业已经不是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外贸企业了。20年前我们加入WTO,现在已经从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的中下端向中上端发展,韧性是很强的。外贸有足够的底气,来自于我们强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因此我认为,2023年外贸依然有可能像去年一样,甚至对经济作出比去年更大的贡献。

       中国新闻周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五大工作重点中,第四点是扩大和吸引外资。近两年,一些产业链和外资显现出撤出中国的迹象,前11个月外企进出口的增速只有0.1%,同时占比下降到33.1%,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扩大和吸引外资?

       魏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要求,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要更大力度稳外贸。所以更大力度这四个字是2023年外贸的重要方向。

       今年我们要持续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第一,要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还要接着“瘦身”。第二,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按照WTO的服务业分类,有98个类型,牵涉到金融行业、船舶运输、物流,甚至是文体卫生与健康养老等。现在我们还没有开放现代服务业,打开以后就等于让更多的外资进来。

       此外,我们要像RCEP那样积极加入CPTPP,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要出台一些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规章制度,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为主的市场体系,这都为下一步整体开放做好准备。

       2023年会密集出台更多开放政策,主要就是加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资。我建议各个省市都行动起来,哪一个省市能够在营商环境上面下功夫,从制度、管理、标准、规制上利好外资,就能抢得先机。此外,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潜力,只不过现在这种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另外“一带一路”沿线的郑州、成都、四川、武汉等,有机会逐渐成为物流集散地,不仅会减少整体物流成本,也会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要做好思想准备,拥抱转移、承接转移,让更多全球资本、信息、技术、人才在本地生根开花。

       要把出海抢订单作为常态化做法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外贸受影响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大量进出口展会取消,据会展信息平台展加网统计,2022年原计划举行1159场展会,只有292场展会开展。若2023年进出口展会有望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是否有可能使外贸行业迎来真正的反弹?

       魏建国:大型国际展会非常重要。尽管疫情前全国有上千场展会,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一般,没有对接上国际客户的需求。展会不是把商品摆在那儿就能卖,上世纪70年代我们带团到国外参展时,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要来下订单的。中国是供应商,我们需要参加、举办受国际客户认可的大型展览,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以市场倒逼生产,订单量才会高。

       疫情前,全国范围内受国际认可的大型专业展有14个,综合展8个,加起来才22个。中国是一个不太注重展览的国家,而在国际上,从现在到2023年4月份,全球还将举办1522个大型的综合展和专业展,包括电子展、家具展、消费品展,甚至牙科器械展。大型国际展会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一个牙科医疗器械展,全球就有接近6000亿美元的订单,要知道11月全国出口总额也就3万亿美元。还有像人造关节展览,现在全球一共有差不多500亿美元的生意。

       据我了解,国际上的1522个大型展,可能有700多个都举办不了,一是因为经费问题,二是因为场地。我认为中国应该争取多主办国际展览会,承接全球大型展会,而不是我们另搞一套展会,会很花钱,而且组织得不好也很难取得好的效益。我们不仅要派团队参加国外的展览,也要把这些国外办不了的国际展搬到中国来,搬到家门口来办,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拿到订单,因此带动产业链和供应链,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受益。

       中国新闻周刊:近期各地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实际效果如何?从短期来看,圣诞订单基本交付,从长期来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贸周期向下,海外订单也显得较为困难。此时出海抢订单,能改变出口的趋势吗?

       魏建国:出海抢订单的效果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外贸上的创新做法,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全球客户对中国商品的认可和肯定。我们这次带回来的订单,足以满足一些小工厂三年的生产能力,花的钱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以后要把出海抢订单作为常态化的做法,这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让中国的产品被更多国际客户熟悉,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要求,以此得到更多的订单,这是很不容易的。

       出海抢订单是近几年,尤其是沿海地区想出来的高招,应该说这对中国的外贸行业是很大的促进,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强,要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现在中西部地区难度比较大,主要是政府的补贴不能到位,另外信息也不对称,出国参展要做很多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很鼓励外贸行业发扬“四敢”精神,也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家没有精气神,提不起劲,我认为是没有看到未来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没有看到疫情后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振信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之后,现在也是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好机会。我们的外贸业有基础,在现在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勇于站出来,不要气馁,更不要彷徨和犹豫。

       发于2023.1.2总第107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魏建国:出海抢订单,要成为常态化的做法

       记者:蒋芷毓

大家如何看待再生医学?未来趋势如何?

       2021年对于外贸行业来说真的太难了,但整体而言,我国的外贸行业稳中有涨,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前阶段,商家可以寻求转型,从对B端转为对C端销售,布局生活防疫用品类目,每次挑战都暗藏机遇。活下去,才有光明的未来。

       受到疫情影响,外贸行业遭受重创停摆,好不容易等到国内疫情慢慢稳住,国外疫情却呈现出了燎原之势。疫情席卷全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户外出行等活动,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心态。

       跨国运输仍然受到影响,要知道,客机腹舱的物资运输规模几乎占据了跨境物流运输规模的一半,目前,国际航班虽然已经逐渐恢复,但还不敢大规模开放,客机腹舱的运输规模依旧不如从前。

       外贸企业和人员,可投身跨境电商

       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线下消费转为更为安全的线上消费。传统外贸的出口模式受阻,并不代表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就此消失,这些需求会进一步在跨境电商平台爆发。想要自救的外贸企业就可以投身跨境电商领域,做出从B端到C端的转型。

       这既是求生之变,也是大势所趋。目前看来,线下聚会和派对仍然危险,所以商家可以尽快布局线上,对于仅剩不多的下半年,既是外贸企业“咸鱼翻身”的转折点,也是跨境电商趁势而上的大好机会。?

2023年是国际经济环境转折之年,原因是

       中国再生医学行业产品供给布局情况

       从产品分类来看,再生医学可以分为再生材料、干细胞修复、再生器官三大板块。再生材料,可用于骨修复、口腔修复、医美等;干细胞修复,基于干细胞技术,修复原本不可再生的组织和器官;再生器官,基于干细胞、生物3D打印等技术,开发人造的组织器官,包括人工血管、人工肾脏、人工胰腺等。目前,我国再生医学企业多聚焦于再生材料和干细胞修复领域,而再生器官被视为人造器官的“金字塔尖”,布局再生器官的企业较少。

再生医学行业代表性企业产品产销情况对比

       目前,我国再生医学行业中主要的几家上市企业均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再生用医疗器械产品实现收入,且多为植入性医疗器械,但在产品适用的病症上有所区别。如正海生物的活性生物骨产品用于骨科类疾病,佰仁医疗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产品用于心脏类疾病。从各企业产品的产销情况来看,2022年,受宏观经济和医疗行业采集等影响,正海生物、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的产品产销率均低于100%,产生一定存货;冠昊生物产销率达210.02%,实际上销量较上年是下滑的,主要系上年存在较大库存量,公司2022年减少产品生产。

再生医学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进口贸易呈增长趋势

       我国再生医学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产品竞争力不强,高端产品仍需从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进口。从进口贸易情况来看,2017-2022年,中国再生医学行业进口贸易整体呈增长趋势,进口总量从2017年的349.55吨增长至2022年的460.56吨,2020受新冠疫情影响,进口总量有所下滑。进口总额与进口量变化一致,2022年,中国再生医学行业进口总额为55.40亿元。2023年1-3月,中国再生医学行业进口总量为120.20吨,进口总额为14.61亿元。

       注:进出口贸易数据所查询产品税则号为:90213900(包括人工心脏瓣膜、其他人造的人体部分等医疗器械产品),下同。

——出口贸易较为稳定

       出口方面,我国再生医学行业出口贸易业务主要向印度、埃及、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展开。2017-2022年,中国再生医学行业出口贸易变化较为稳定,出口量250-300吨左右波动。2022年,中国再生医学行业出口总量为290.74吨,出口总额为2.92亿元。2023年1-3月,出口总量为75.12吨,出口总额为0.87亿元。

——产品进口均价远高于出口均价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再生医学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差异较大。从产品均价角度来看,2018-2023年中国再生医学产品进口均价均在1万元/千克以上,远高于千元左右出口均价。如2022年,中国再生医学行业产品进口均价为12028元/千克,出口均价为1004元/千克,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十倍以上。主要系我国主要向美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进口高端的再生用医疗器械,产品价值较高;而出口则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价值较低的中低端产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吉林省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未来有什么发展规划?

       2023年是国际经济环境转折之年,原因如下:

第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随着各国贸易关系的逐渐复苏,保护主义观念及行动日益增多,一些国家就算在贸易领域互为盟友,也不敢掉以轻心。

第二,全球比较优势逐步减弱。

       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加之信息技术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世界各地的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这使得每个经济体只要稍微有所努力便能追上,从而导致了全球比较优势逐渐减弱。

第三,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

       由于全球各国政治、金融、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对全球企业和金融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使得企业的投资决策更谨慎,金融机构的经营更加困难。

第四,全球资源日益紧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资源日益紧缺,这使得全球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国家在资源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这些复杂的环境下,2023年成为了国际经济环境转折之年,因为这一年世界各国经济体之间的优势逐渐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加剧、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且全球资源日益紧缺,这些因素都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改变。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文化、自然、技术、人口等各方面因素。经济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经济学研究也十分重视经济环境的作用。

       在经济学研究中,经济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家通过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预测和评估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企业、政府和个人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经济环境的了解和分析也是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战略的重要依据。

2023年是国际经济环境转折之年原因是

       亲,根据官方的信息披露

       2023年:

远洋符拉迪沃斯托开发有限公司(海参崴)成立,总部设在中国吉林。

该公司由俄罗斯远洋海参崴开发公司集团投资并持有75%的股份,成为中外合资企业。

公司与俄罗斯远洋海参崴开发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并共同管理海参崴港。

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贸易合作、港口运营、投资项目、市场拓展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2023各个城市gdp

       2023年是国际经济环境转折之年的原因包括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走向、需求及通胀变化、产出和供应链变化、财政货币政策调整等。

       1、新冠肺炎疫情走向:目前,各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种病毒的传播和变异仍然会对全球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果疫情持续蔓延,可能会对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活动造成进一步冲击。

       2、需求及通胀变化: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复苏,可能会出现需求和通胀方面的变化。如果需求大幅增加,而供应缺口又仍然存在,这将会导致商品价格飙升,收入分配失衡等现象。

       3、产出和供应链变化: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产出和供应链变化也会对各国的经济环境产生影响。一些新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的推出可能会导致各行业产能的调整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生产模式将会受到冲击。

       4、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之下,各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将会调整。一些国家可能会实施紧缩政策来遏制通胀,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会采取扩张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环境转折的出现的意义

       1、新的机会和挑战:在经济环境转折期间,新的机会和挑战可能会随之出现。对于公司来说,这意味着需要调整商业战略和模式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和利用竞争优势。

       2、贸易关系的变化: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贸易关系也将发生调整和变化。一些国家可能会加强保护主义措施,对进口货物实施限制措施,这将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带来不利影响。

       3、汇率和市场变化:在全球经济转折期间,各国的货币政策和市场状况也将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引起货币汇率和市场价格的波动。这可能会导致资本流动和交易量的变化,影响资产价格和投资回报率。

       2023各个城市的上半年GDP可以到各大城市的统计局或者政府官网查看。

       2023年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8%。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稳步恢复。

       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增势较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制造业投资增长6.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7.9%。

       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5%,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增强: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

       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出行类和接触型消费增势较好。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56.3%。

       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其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5%、10.5%。

       消费新动能发展壮大,绿色消费、数字化消费扩大。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超过300万辆,同比增长37.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

       文化娱乐消费潜力释放,乡村市场发展向好。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名义增长38.5%。全国**票房同比增长52.9%,观影人次增长5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4%,增长快于城镇。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新闻网——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新数据?新看点)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市人民政府-2023年1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为 "进出口贸易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zixun/748.html

标签: 增长
Copyright ©2009-2023 进出口贸易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